八成孩子感冒后会得这个病 拖久了听力会受损

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”。耳朵健康其实在平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家长忽视,只要宝宝天生听力正常、耳朵形态正常,家长们基本就不再关注了。记者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了解到,有一种耳部疾病,不仅发病率仅次于感冒,拖久了还可能使听力受损。

流感高发季,小心中耳炎乘虚而入

春天是流感高发季节,各类病毒活跃异常,儿童作为特殊的易感群体,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,在此期间需要高度警惕儿童中耳炎的发生。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孟黎平介绍,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部疾病,尤其在6个月至2岁的孩子中高发。国外研究报告显示,62%的1岁内儿童和83%的3岁内儿童,至少曾经历过一次急性中耳炎。当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、反复发作时,就较容易转为慢性中耳炎。

为何儿童中耳炎发病率较高?孟黎平解释,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咽鼓管(连接中耳和鼻腔的管道)短、平、宽,且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当出现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炎症时,细菌或病毒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,引发中耳炎。与此同时,低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家长很难及时发现,故多延迟就诊,很大一部分在常规体检时才发现,所以发现时,多已存在分泌性中耳炎。

宝宝虽然不会说话,但这些症状可提示

由于处于婴幼儿期的宝宝还不会说话,当身体感到不舒服或有异常时,总喜欢用行动来表示。那么,处于婴幼儿期的宝宝,出现哪些症状要注意中耳炎呢?

1.挠耳、抓耳:婴儿因耳部不适,会频繁用手抓挠耳朵;

2.哭闹不安:耳痛会让宝宝情绪烦躁,尤其在夜间平躺时疼痛加剧;

3.发热:急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,体温可能超过38℃;

4.听力下降:中耳积液可能导致宝宝对声音反应迟钝;

5.耳部分泌物:若耳膜穿孔,可能出现黄色或白色脓性分泌物。

孟主任提醒家长们,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此外,中耳炎易复发,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时复查,确保完全康复。

预防中耳炎,试试这四个方面

中耳炎虽然常见,但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对宝宝的听力造成不良影响。家长需细心观察宝宝的行为变化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在日常生活中,预防中耳炎的发生,家长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。

1.预防感冒:注意宝宝保暖,避免接触感冒患者,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;

2.正确喂养:喂奶时让宝宝保持半直立姿势,避免奶水流入咽鼓管;

3.避免二手烟:二手烟会刺激呼吸道,增加中耳炎的发生风险;

4.定期检查:若宝宝有反复中耳炎病史,建议定期进行耳科检查,及早发现问题。

通讯员 王凝嫣
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糖糕妈妈育儿网 » 八成孩子感冒后会得这个病 拖久了听力会受损

分享到: +

评论 沙发

换个身份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选填)
  • 网址 (选填)
嘿,欢迎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