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育三孩发10万,呼和浩特真急了

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增长,就是通常说的新生儿出生数锐减,已经是一个现实国情,年轻人的生育顾虑,也一直是舆论热议的话题。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,从经济形势到个人心理、从成本考虑到风险意识、从社会支持到政府干预等等,谈了个遍。

在这个大形势下,一些地方政府试行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,鼓励想生或想要多生的家庭。近日,呼和浩特市出台的相关政策,让人惊呼补贴力度有了大的飞跃。下面我们糖糕妈妈怀孕网详细为您介绍。

该政策简单概括就是:一孩补贴1万元,二孩补贴5万元,三孩补贴10万元,分别对应一次性发放、每年1万元的五年发放、每年1万元的十年发放。拿到育儿补贴的前提条件是,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户口在当地,人、房、户合一,且新生儿要在呼和浩特市首次落户。

生育补贴的政策中设置了防范冒领的技术壁垒,这也能理解,因为这种政策都是地方的自选动作,还无法跨越户籍限制。

该政策的背后,是当地不太乐观的人口形势。2023年的统计显示,内蒙古人口自然增长率是-3.42,在十几个人口负增长的省市中,不算降幅最多的,但也在前列。

再看呼和浩特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,截至2023年末,该市常住人口360.41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5.30万人。不过,呼和浩特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这一年转负,为-0.76‰。单看出生人口,2019年、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,呼和浩特市出生人口分别为2.8万人、2.4万人、2.08万人、2万人,呈现下降趋势。

可以看出,奖励三孩10万元的生育补贴有着显而易见的政策逻辑,决策的起点是呼和浩特市的新生人口逐年下降,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,显然到了政府必须要大力介入的程度。与其在生育观念上鼓吹改变,不如拿出钱来试试看。虽然生育补贴不一定就能促成生育增长,但比口头鼓励要实在多了。

有人说,呼和浩特市的生育补贴没设计好,应该反过来:一孩补10万而不是三孩补10万元,毕竟鼓励头胎是最有效的,一生二、二生三。这也许有一点点道理,只是现在的情况可能是,敢多生的家庭,其实不缺这10万块钱;对于那些不想生的,别说给10万,就是给20万只怕也不生。

生育补贴所瞄准的对象,不是不在乎锦上添花的有钱人家,而是冲着普通家庭甚至是经济弱势家庭去的,这些人不乏生育意愿,再怎么困难,也会集中资源养育一个孩子。后面要不要多生,取决于条件允不允许。这时政策雪中送炭,他们或许会把10万块作为一种容易拿到的资源,化意愿为行动。

资料图

从社会面上来说,真金白银的生育补贴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新生儿增长,挽回出生率下降的颓势,有待观望。但这种政策导向不能说是错的,先试着加大补贴力度,而后再带出其他生育友好环境的营造,合力降低普通家庭的育儿负担,是当下可以做、也必须要做的事。

生育补贴不是终点,不是促生的全部,最好是一个引子,带出其他的政策、规定,比如很方便就能托幼,招聘中对孕妇或备孕的歧视消失不见,对育儿家庭给予更多的税收减免,提供更长年限的教育或医疗补贴等。

一个综合性的生育友好型社会,其根本目的不是非要促生不可,而是把全面的政策都备好,让那些愿意生孩子的家庭、那些愿意抚养孩子的人,没什么后顾之忧。

如果能抱着这样的立场去理解生育补贴,并且围绕补贴继续做完善,而不是仅有补贴而无其他,就能有效动员想生不敢生的人。当更多人看到,养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吃力,生育观念也会随之转变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糖糕妈妈育儿网 » 生育三孩发10万,呼和浩特真急了

分享到: +

评论 沙发

换个身份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选填)
  • 网址 (选填)
嘿,欢迎咨询